学校首页   |  English    

科学研究

第九期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顺利举行

(学生记者 肖诗弋)20225251600,由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金融学院及协同院系联合主办的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第九期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Sumit Agarwal教授主讲,题目为“Fintech and Banking”。本次讲座由基地研究员、金融学院投资系宗翔宇博士主持。

Agarwal教授从金融、监管和深度技术三者的关系出发,引入了科技公司对金融发展技术化变革的影响。科技公司倾向于通过提供区块链、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优化市场分工、创造规模经济、提升用户体验。在技术的推动和资金的拉动共同作用下,金融科技相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标志着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金融科技公司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借贷支付服务,还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在消费者体验感方面的不足。

Agarwal教授指出,传统商业银行由于面临严格的监管,其业务创新的能力被限制。而金融科技公司则能在相对轻松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身改革。金融科技公司对发起承销、贷款、融资和风险成本上的控制使得替代性金融科技贷款机构的数量大幅提升。

随后,Agarwal教授介绍了印度、新加坡在银行数字化进程中的实例。各国银行数字化变革的动机来自于支付方式从商品到硬币、纸币、票据、信用卡、ATM、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的演变。基于支付方式的演变,Agarwal教授提出如下问题:(1)现金的枯竭是否导致支付数字化水平的提高?(2)去货币化是否融入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3)导致消费者反响异质性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有哪些?

在印度,虽然支付技术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仍然保有一个现金为主的支付体系。这主要是由于印度较低的互联网渗透、财务文盲以及对正规银行的接触受限、数据隐私等等造成的。基于数字支付方式提供者(银行借记卡和E-wallet)和需求者的数据,作者发现在供给端,印度E-wallet的发展速度不及银行借记卡;在需求端,非现金的支付方式在去货币化发生之后显著上升。

新加坡有着较为成熟的银行和支付系统,截至2016年仍有60%的日度交易是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的。2017年,新加坡开始向无纸化货币转型,其中移动钱包起到重要作用。二维码技术引入移动钱包后,以其为模式的交易在金额数量和交易笔数上都达到了翻倍,且主要为小型规模的交易。基于DID模型的结果表明,无纸化便捷性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和流量和更多新的顾客和消费。

分享结束后,听众与Agarwal教授进行问答交流,宗翔宇博士对Agarwal教授的讲解表示感谢。至此,第九期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