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开展2012级本科生就业简历制作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26浏览次数:168

(通讯员 姚堤生 学生记者 陈佳慧)为增强金融学院2012级本科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大家的简历制作能力,学院于5月22日中午12:30在文泉南313会议室举办2012级本科生简历制作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兰玉娟老师主讲,年级主任姚堤生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之前,姚堤生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学院2015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情况,当前我院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同学们需提早为求职做准备。个人简历对求职的非常重要,可谓找工作的敲门砖,好坏直接关系到找工作的成败。讲座中,兰玉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求职的五大渠道,并且提出了求职依据的总原则:PRI原则(Position-Relevant-Information),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应呈现在简历上,与该类别岗位无关的信息无须堆砌,精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阐述。

接下来,兰玉娟老师分别从“精”、“明”、“强”、“干”四个方面给同学们提出了简历制作的建议。“精”是形式精简。应该精选模板,尽量将简历控制在一页纸内,在标题设置上要注重把握F型重点原则。其次应该精选内容,标题毋须书写“个人简历”四字,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籍贯、政治面貌即可,在个人经历上应尽量选择与所投岗位强相关的内容和要点进行陈述。“明”是定位明确。建议同学们不要只做一份简历就进行海投,应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类别制作重点不同定位准确的简历。并且,应该把求职意向写在简历最清楚的位置,可放在基本信息一栏或单列一栏,这么做可以帮助HR更聚焦于判断该求职者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强”是强有力的内容。同学们可以从平时的经历中提炼出表现自身能力的东西:第一个方面就是“所获奖励”,如果奖励太多建议分类填写;第二个方面是“实践经历”,要把相关的经历用最大的篇幅写在最显眼的位置。不要觉得要等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准备好了再去找工作,而是找工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断锻炼自己、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过程。“干”是行为具体,同学们在描述自身经历的时候应按照一定的原则来组织。第一种方式是按照岗位职责来组织,这个可以在招聘简章中找到对应项;第二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如办事流程、时间发展(前中后期);第三种就是STAR原则,也是面试官在面试时最常用的原则,包括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

在简历的投递上,兰老师也提到了几点注意事项:网申时企业大多是采用关键词筛选法,大家可以将岗位职责对应的核心词汇复制到个人经历描述中,有助于通过系统的筛选。如果是邮件投递,简历标题是核心,建议以“求职意向—姓名—优势项目”为题;邮件正文不要长篇大论,以一两行文字将自我介绍、求职目标、核心优势描述清楚即可;在HR上班时间发送简历能使简历更快被HR看到,切忌海投。最后,兰玉娟老师还给出了简历设计的诊断标准,包括重点突出、减少干扰、求职意向、满足需求、提供价值、运用动词、使用数字、对齐格式、没有错字,同学们可以对照标准为自己的计算评分。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简历的制作和要点的把握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益匪浅。